一、项目名称
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引进第三方中医养生药膳和茶饮服务 项目
二 、项目 简介
通过专业的中医养生药膳与茶饮服务,覆盖患者康复调理、术后滋补、慢性病调养及健康人群养生等需求,提供安全、有效、适宜的中医药养生服务,提升患者及家属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。传承推广中医药养生文化,通过服务实践与科普宣传,增强患者及社会公众的中医药健康意识,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。实现服务的规范化、透明化、信息化管理,便于医院监管、质量控制及患者选择与反馈。保障食品安全与服务安全,规范服务流程与操作标准,避免因食材选用不当、配方不合理或服务不规范引发的安全风险,与临床医疗、护理服务形成有效互补。
三、项目服务范围与核心要求
中医养生药膳和茶饮服务 方 需为医院住院患者、门诊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的中医养生药膳与茶饮服务,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:
(一) 中医养生药膳服务
1. 基础药膳供应:根据中医辨证施膳原则,提供针对不同体质(如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、痰湿 或根据 24节气时令 等)、不同病症恢复期(如术后、慢性病稳定期)的基础药膳,包括汤羹类、粥品类、炖品类、面点类等。
2. 个性化药膳定制:在医院中医师指导下,结合患者具体病情、体质及医嘱,为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个性化药膳定制服务,明确食材选用、配伍比例、烹饪方法及食用注意事项。
3. 食材与烹饪管理:严格选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材,建立食材采购溯源制度;烹饪过程需遵循中医药膳制作规范,确保药膳的功效与口感,同时符合食品卫生要求。
4. 食用指导: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药膳的功效、食用方法、食用剂量、适宜人群及禁忌情况,观察患者食用后的反应并记录。
(二)中医养生茶饮服务
1. 基础茶饮供应:提供针对日常养生需求的基础茶饮,如清热明目茶、祛湿健脾茶、补气养血茶、安神助眠茶等,按不同功效分类供应。
辨证茶饮调配:根据中医辨证结果,为不同体质或有特定调理需求的人群(如咽喉不适、疲劳乏力、便秘等)调配适宜的养生茶饮。
2. 茶饮制作与供应:选用优质中药材或药食同源食材,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制作,确保茶饮的安全性与有效性;提供便捷的茶饮供应方式,如现泡现供、便携包装等。
3. 饮用指导:告知饮用者茶饮的功效、饮用方法、每日适宜饮用量、饮用时间及禁忌人群,提醒特殊人群(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、服药患者等)咨询医师后饮用。
4. 科普与咨询服务 : 定期开展中医药养生药膳与茶饮科普宣传活动,通过海报、手册、讲座、公众号推文等形式,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、药膳与茶饮的制作方法及适用范围。设立咨询岗位,由专业人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中医养生药膳与茶饮相关咨询服务,解答体质辨识、食材选择、功效疑问等问题。
(三)环境与物品管理
保持药膳制作区、茶饮调配区及服务区域的整洁、卫生、有序,符合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。按要求处理食材废弃物、包装垃圾等,做好垃圾分类与清洁消毒工作。妥善保管药膳与茶饮制作所需的食材、器具及设备,确保其安全、卫生、完好。
(四)沟通与协助
及时与医院相关科室(如营养科、 治未病科、 临床科室)沟通对接,了解患者需求及医疗护理相关要求,确保服务与临床需求相契合。收集患者及家属对药膳与茶饮服务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反馈给医院并进行服务优化。协助医院开展中医药养生相关的调研、数据统计等工作,提供必要的服务数据支持。
(五)严格禁止行为(红线)
1. 严禁以药膳或茶饮替代药物治疗,不得向患者宣称其具有治病功效或替代医嘱用药。
2. 严禁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、过期、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材、中药材及辅料。
3. 严禁未经医院中医师指导,擅自为病情复杂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定制药膳或调配茶饮。
4. 严禁向患者及家属推销任何与服务无关的产品或服务,不得强制推荐高价位服务项目。
5. 严禁泄露患者的病情、体质等个人健康信息,需严格遵守患者信息保护相关规定。
四、报名资格 要求 (提供相关证书及说明)
1.需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、中医药资质,专业团队(含中医药技术人员),丰富经验、良好信誉和健全财务制度,提供财务状况证明。
2.需有场地、设备、供应链及技术能力,提供证明材料;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,提供声明或查询记录;未被列入失信名单,提供信用查询截图。
3.有成功案例和经验,提供至少两份合同复印件及用户评价,体现规范管理、严格质控和良好口碑。
4.至少1名执业中医师或中药师负责药膳配方审核。
5.药膳烹饪师需持中式烹饪师中级以上证书,接受药膳培训,熟悉烹饪规范和食材。
文章推荐:
广州市疾控中心2025年卫生监督制服定制服务项目综合评审公告